塑料瓶回收“智能時代” 再生系統創新高度
2022/4/7 15:44:53??????點擊:
飲料瓶回收機通過手機向用戶返款?用app預約上門收取可回收廢品?北京一家公司正在設法把回收再生帶入"智能"時代。在中國,城市政府并非回收再生的主導,而是由騎三輪車的廢品回收者構成的非正式網絡從城市居民處收購廢瓶,轉手賣給回收小作坊,這是中國再生行業長期以來的主導模式。但這樣容易導致水和土壤的污染。
北京盈創再生資源回收有限公司在2008年創辦,希望提升北京廢品再生系統的現代化程度,使之更高效。該公司生產和運營智能PET瓶回收機,并把回收到的廢瓶妥善再生,加工成再生料。該公司表示只和通過政府批準、達到環境標準的正規再生機構合作。
該公司隸屬于盈創再生資源有限公司,后者是中國少數幾家可以生產高品質再生瓶級聚酯切片的公司之一,可口可樂也是他們的客戶。
塑料瓶回收“智能時代” 再生系統創新高度
盡管統計數字顯示,北京每年產生15-20萬噸塑料廢瓶,但盈創難以獲取足夠數量的原料,因為非正規再生企業分流了大量原料。盈創副總經理劉學頌告訴《塑料新聞》,當初創業就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
"我們剛開始就遇到了瓶頸,無法獲取足夠的原材料。我們的母公司工廠每年的PET瓶加工能力為5萬噸,但產能利用率不到一半。沒有足夠的原材料,也無法采購到足夠的量。"
于是劉學頌和其他兩名聯合創始人、公司總裁楊光澤和總經理常濤創辦了這家公司,以幫助母公司盈創獲得更多的原料。
這三名畢業于中歐國際工商學院EMBA的滿懷理想的實業家們有一個共同的目標:把再生行業帶入IT時代。在該學院校友刊物上,楊光澤表示,希望運用IT解決方案把制造和環保行業帶入新高度。
三人決定在廢品販子無法進入的公共區域放置瓶回收機,諸如機場、地鐵站、學校和醫院。最初他們計劃向供應商采購回收機,但最終他們認識到必須自行開發。在2012年底,在國家發改委下屬的一家國有子公司的幫助下,首批四臺機器投放到了北京市中心的地鐵站。
劉學頌說,首批回收機無疑屬于在制品。“最開始的回收機存在許多問題。我們必須站在旁邊確保其正常工作。現在,回收機已更新到了第五版,北京有1323臺盈創回收機被15萬人用于廢瓶再生。”
這些回收機吸引了關注,本地和全國性媒體的新聞報道幫助推廣了他們的倡議。其中,盈創回收機最吸引消費者的一個方面是,比非正規廢品渠道支付的價格高了近一倍。每一個PET瓶,消費者可得到0.10元人民幣的穩定收益。而普通廢品回收販平均支付每個瓶子0.06元人民幣,視油價的浮動而定。
該公司計劃進行快速擴張。他們計劃到今年年底在北京安裝3500臺回收機,到明年底前增至5000臺。劉學頌說:"我們希望目前以北京為重,為其他城市提供可效仿的模板。"到年底前,盈創還將在廣東、山東、重慶和山西安裝500臺回收機。
由于該公司使用自動回收機來監控廢瓶回收,因此可以獲取很多有價值的數據。
劉學頌打開手機上的一個app,展示了詳細的圖表。其中一張圖表顯示了盈創回收機迄今回收的廢瓶數量。該公司從2012年底投放首臺回收機以來,已回收再生了超過7百萬個廢瓶。另一張圖表顯示每天的回收數字。app還可顯示回收的人員和地點。有人使用智能卡來獲取付費,其他人則通過手機。
這些數據為消費者提供便利,更吸引了大品牌廠商和政府。回收機通過掃描廢瓶條碼獲取信息,而且可提供使用和再生的當前趨勢圖。例如,某一品牌的具體統計數字。劉學頌說,現在盈創向政府和在回收機上訂購廣告位的品牌商家免費提供這些數據。
盈創還可利用該系統跟蹤廢瓶被運往何處進行再生。劉學頌說:"我們利用互聯網來監控回收再生,確保他們進入正規工廠進行無污染加工。"
劉學頌和同事面臨的挑戰是巨大的,但他們深信,只要能攻克挑戰,成功將意義重大。
她說:"中國沒有一家再生企業擁有(綜合性)再生系統。這是我們當前最大的優勢。要回收和建立再生系統很難。但這方面的機遇也是最多的。所以我們認為,如果我們能建立起這套系統,將為公司帶來重要價值。這將是我們的核心價值觀,因為即便是政府也無法在中國的城市建立起這樣的再生系統。"
劉學頌和她的團隊還計劃把再生范圍擴大至其他材料,包括其他種類的塑料、紙、玻璃、金屬、消費電子和紡織品。用戶可使用智能手機的app聯系回收方上門收廢品。劉學頌說:"這將為我們帶來所需的大量原材料。再生機有望幫助回收一部分原材料,而上門服務將回收其他部分,所以我估計到2016年[總]量將會非常可觀。"
劉學頌說,該公司正在上游和下游尋覓解決方案。隨著原材料庫存的增加,他們還在開發新的產品線以實現增值。她說:"如果沒有增值,很難盈利。所以我們回收利用垃圾,然后寫成故事。這樣它們就變成了有趣和增值的東西。"劉學頌說,盈創正在與日本設計師合作開發再生PET制成的文具系列。
他們三人面臨的壓力轉化成了成功的動力。劉學頌說,他們希望成為其他實業家的楷模。
"在這一行要賺錢很難。我們很關注環保。[但]如果不盈利,那就不是好的榜樣,因為人們會認為保護環境很難做到,而不愿走這條發展之路。"
北京盈創再生資源回收有限公司在2008年創辦,希望提升北京廢品再生系統的現代化程度,使之更高效。該公司生產和運營智能PET瓶回收機,并把回收到的廢瓶妥善再生,加工成再生料。該公司表示只和通過政府批準、達到環境標準的正規再生機構合作。
該公司隸屬于盈創再生資源有限公司,后者是中國少數幾家可以生產高品質再生瓶級聚酯切片的公司之一,可口可樂也是他們的客戶。
塑料瓶回收“智能時代” 再生系統創新高度
盡管統計數字顯示,北京每年產生15-20萬噸塑料廢瓶,但盈創難以獲取足夠數量的原料,因為非正規再生企業分流了大量原料。盈創副總經理劉學頌告訴《塑料新聞》,當初創業就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
"我們剛開始就遇到了瓶頸,無法獲取足夠的原材料。我們的母公司工廠每年的PET瓶加工能力為5萬噸,但產能利用率不到一半。沒有足夠的原材料,也無法采購到足夠的量。"
于是劉學頌和其他兩名聯合創始人、公司總裁楊光澤和總經理常濤創辦了這家公司,以幫助母公司盈創獲得更多的原料。
這三名畢業于中歐國際工商學院EMBA的滿懷理想的實業家們有一個共同的目標:把再生行業帶入IT時代。在該學院校友刊物上,楊光澤表示,希望運用IT解決方案把制造和環保行業帶入新高度。
三人決定在廢品販子無法進入的公共區域放置瓶回收機,諸如機場、地鐵站、學校和醫院。最初他們計劃向供應商采購回收機,但最終他們認識到必須自行開發。在2012年底,在國家發改委下屬的一家國有子公司的幫助下,首批四臺機器投放到了北京市中心的地鐵站。
劉學頌說,首批回收機無疑屬于在制品。“最開始的回收機存在許多問題。我們必須站在旁邊確保其正常工作。現在,回收機已更新到了第五版,北京有1323臺盈創回收機被15萬人用于廢瓶再生。”
這些回收機吸引了關注,本地和全國性媒體的新聞報道幫助推廣了他們的倡議。其中,盈創回收機最吸引消費者的一個方面是,比非正規廢品渠道支付的價格高了近一倍。每一個PET瓶,消費者可得到0.10元人民幣的穩定收益。而普通廢品回收販平均支付每個瓶子0.06元人民幣,視油價的浮動而定。
該公司計劃進行快速擴張。他們計劃到今年年底在北京安裝3500臺回收機,到明年底前增至5000臺。劉學頌說:"我們希望目前以北京為重,為其他城市提供可效仿的模板。"到年底前,盈創還將在廣東、山東、重慶和山西安裝500臺回收機。
由于該公司使用自動回收機來監控廢瓶回收,因此可以獲取很多有價值的數據。
劉學頌打開手機上的一個app,展示了詳細的圖表。其中一張圖表顯示了盈創回收機迄今回收的廢瓶數量。該公司從2012年底投放首臺回收機以來,已回收再生了超過7百萬個廢瓶。另一張圖表顯示每天的回收數字。app還可顯示回收的人員和地點。有人使用智能卡來獲取付費,其他人則通過手機。
這些數據為消費者提供便利,更吸引了大品牌廠商和政府。回收機通過掃描廢瓶條碼獲取信息,而且可提供使用和再生的當前趨勢圖。例如,某一品牌的具體統計數字。劉學頌說,現在盈創向政府和在回收機上訂購廣告位的品牌商家免費提供這些數據。
盈創還可利用該系統跟蹤廢瓶被運往何處進行再生。劉學頌說:"我們利用互聯網來監控回收再生,確保他們進入正規工廠進行無污染加工。"
劉學頌和同事面臨的挑戰是巨大的,但他們深信,只要能攻克挑戰,成功將意義重大。
她說:"中國沒有一家再生企業擁有(綜合性)再生系統。這是我們當前最大的優勢。要回收和建立再生系統很難。但這方面的機遇也是最多的。所以我們認為,如果我們能建立起這套系統,將為公司帶來重要價值。這將是我們的核心價值觀,因為即便是政府也無法在中國的城市建立起這樣的再生系統。"
劉學頌和她的團隊還計劃把再生范圍擴大至其他材料,包括其他種類的塑料、紙、玻璃、金屬、消費電子和紡織品。用戶可使用智能手機的app聯系回收方上門收廢品。劉學頌說:"這將為我們帶來所需的大量原材料。再生機有望幫助回收一部分原材料,而上門服務將回收其他部分,所以我估計到2016年[總]量將會非常可觀。"
劉學頌說,該公司正在上游和下游尋覓解決方案。隨著原材料庫存的增加,他們還在開發新的產品線以實現增值。她說:"如果沒有增值,很難盈利。所以我們回收利用垃圾,然后寫成故事。這樣它們就變成了有趣和增值的東西。"劉學頌說,盈創正在與日本設計師合作開發再生PET制成的文具系列。
他們三人面臨的壓力轉化成了成功的動力。劉學頌說,他們希望成為其他實業家的楷模。
"在這一行要賺錢很難。我們很關注環保。[但]如果不盈利,那就不是好的榜樣,因為人們會認為保護環境很難做到,而不愿走這條發展之路。"
- 上一篇:礦強鋼弱擠壓利潤 鋼廠以量博利 2022/4/7
- 下一篇:廢舊塑料處置后可以獲得再生價值,實現循環利用 2022/4/7